日本是怎么做社区团购的?( 三 )


到2010年 , 宅配业务中的个人购买业务超越了共同购买业务 , 成为了生协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 但即使是个人配送模式 , 日本生协也非常看重与会员的沟通联系 , 比如说 , 生协要求配送员在配送商品时 , 要和会员闲聊两分钟后拿出下周的商品目录 , 介绍推荐商品 。
从供应端来看 , 日本生协的购进渠道 , 从传统的批发市场购进逐步转向产直购进 。 产直模式中 , 生协更能够发挥对上游的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 这也是日本消费者对生协信任感的来源 。 作为由消费者自主发起的组织 , 生协确实通过加强把关、公开检测、促使立法等方式倒闭了日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 。
但是生协也有过“翻车”的时候 , 在2002年生协由于对产直管理的疏忽 , 销售了使用化学饲料饲养的肉鸡 , 使得生协的声誉受到重创 。 这也使得那一时期生协不得不减少产直模式的占比 。
日本是怎么做社区团购的?
文章图片
总的来看 , 生协的生鲜农产品供应模式 , 大方向始终是从“批发市场购进-共同购买”向“产直购进-个人配送”调整 。 此外 , 更值得一提的是生协的自主品牌建设 。
虽然是由消费者发起的NGO组织 , 但生协在参与市场活动时 , 体现出的依旧是一个生鲜农产品零售商的身份 , 这也意味着生协一直以来都需要和伊藤洋华堂、永旺、大荣等商超竞争 。 90年代 , 生协门店业务的萎缩 , 部分也是因为生协经营的门店与其他商超企业相比没有额外的竞争力 。
生协打造自主食品品牌 , 背后其实是日本连锁商超建立自主品牌的大趋势 。 如伊藤洋华堂的“美味百选”、永旺集团的“mas-value”、大荣的“saving” 。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 , 认知度最高的应该就是伊藤洋华堂旗下7-11便利店中的自主生产商品 。
7-11的自主品牌 , 一定程度上帮助当时增速放缓的7-11打开了第二曲线;同样对生协来说 , 自主品牌也是其保持竞争力的一张王牌 。
相比起其他品牌 , 生协的独特之处在于消费者对其商品安全性的信任 。 生协的自主品牌中 , 以生协联开发的“CO·OP”最为著名 , 生产过程中 , 涉及质量、生产方法、流通手段等一切信息 , 生协联都一律公开 , 实现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监管 。
日本是怎么做社区团购的?
文章图片
在中国社区团购风口升起之后 , 也有人提出问题 , 中国的电商模式能否在日本复制 , 改造日本以生协为主体建立的社区内生鲜农产品团购模式 。
日本阪南大学教授洪诗鸿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 他在一个视频中解释 , 日本的法律以及传统的流通商业习惯 , 限制了电商在传统食品市场的发展 , 农产品一般都通过“农协”(农业协同组合)流通 , 由商社作为中间商 , 来承担一定的监督和危机处理作用 。 电商很难获得大量采购新鲜食品及食材的机会 。 所以 , 目前日本国内的食品电商 , 主要是厂家直销或者以进口食品为主 。
根据洪教授的说法 , 社区团购这类电商模式 , 在日本普及的希望并不大 。 生协虽然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社区团购的功能 , 但其诞生背景、发展历程、功能维度和中国的社区团购平台还是大不一样 。
在国内被作为一个经济学话题讨论的社区团购 , 在日本似乎更像是一个社会学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