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从三体到流浪地球|【远见】对话《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中国科幻,“精于科学,委以人伦”( 四 )


现实中 , 数字生命离我们有点遥远 。 但计算机模拟去触发数字生命的过程 , 比如代码假设是单细胞生物 , 把很多代码放在封闭环境里 , 能不能通过遗传进化 , 产生新的强大代码?现实验证是可以的 。 数字生命现在就像人类诞生的最初阶段 , 就好像是“寒武纪”爆发阶段 。
但这恰恰需要我们修正方向 , 深入思考可能的伦理发展 。 人类自己 , 包括脑科学也不太清楚“意识”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 如果有一天机器真的产生意识 , 人类却没有意识到 , 这是很危险的事 。
本期话题:从三体到流浪地球|【远见】对话《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中国科幻,“精于科学,委以人伦”
文章图片
【Part5】科学顾问“不挣钱” , 传播科学“很值钱” 。
采访人员:作为科学专业人才 , 你们怎么看专业的“科研”与大众化的“科普”之间的关系?二者有矛盾么?好像某种程度上有悖论 , 要做深 , 还是做广 , 让更多的人对科学感兴趣?
崔原豪:科研是发现知识的过程 , 科普是传播知识的过程 , 受众不一样 。 前者需要一小部分人 , 我们和同行去评议问题的正确性;后者面向大众 , 我们要考虑的是大众对知识本身的接受程度是怎么样的 , 是不是有兴趣?我之所以决定参与《流浪地球2》 , 主要是因为能把这个领域一些有意思的知识 , 传递给大众 。
采访人员:如果非要“八卦”一下 , 这个工作的报酬和性价比如何?
崔原豪:我可以直说 , 报酬相比我的本职工作并不高 , 但是我们既然在做这样的科研方向 , 就有义务让大家了解我们正在从事的工作 , 这个是比较有意思的事 。
(作者:经济之声评论员、《远见》栏目制作人王思远)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本期话题:从三体到流浪地球|【远见】对话《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中国科幻,“精于科学,委以人伦”】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