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小红书“除草”争议背后,斗法、误伤、平衡术

撰文/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周享玥 王雨婷

编辑/ 董雨晴

受滤镜事件影响,小红书依旧走在激进的“反种草”之路上。2月中旬小红书发布医美品类专项治理公告。目前,首批已处罚违规账号16.8万个,处置违规笔记27.9万篇,其中,共14.2万篇涉嫌营销引流的医美笔记被下架。但与此同时,更多创作者展开了激烈的反抗。因为与小红书沟通无果,在觉得被误伤的情况下,他们将不满发泄至了投诉平台。

“小红书虚假判定我个人账号违规!”

2月中旬,在多次对小红书判定自己的笔记为“存在不真实分享或虚假推广”的结果发起申诉,却始终只能得到机械式回复后,小红书旅行和探店博主“潘多拉逛吃深圳”(以下简称“潘多拉”)气愤地在黑猫投诉上发起了这样一条投诉。

他不明白的是,作为一位探店博主,自己去亲身体验后产生的真实想法,也没有任何摘抄和借鉴的分享笔记为什么就被判定为了虚假推广,“我以前写过不下四五十篇文案,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更让他不解和愤懑的是,他发现,问题发生后,小红书并没有足够透明的认定机制可供核查对照,自己也无法联系到人工客服询问相关情况,“在APP上联系客服,全是机械式回复,而官方电话要么通了没人接,要么就不通。”

这并非个例,在各类社交平台上,不乏类似的吐槽。有网友曾在微博上吐槽称,小红书“动不动就判定商业引流或者乱七八糟的违规”,还有网友表示,“小红书老是限流,还非说我是商业推广笔记,我倒是想接广告,也没人付我钱啊”,“我之前真实分享反而被举报”。

而以“小红书笔记违规”作为关键词在黑猫投诉上搜索,可以得到178条结果;以“小红书笔记广告”作为关键词搜索,可以得到53个匹配结果。其中,不乏有反映因日常测评、分享自己女儿日常穿搭及宝宝用品、晒自己买的一些好物等,被判定为虚假营销或商业引流等行为的案例。

毋庸置疑,小红书在过去几年间,在社区治理上的确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从早期“小打小闹”式的提示警告,到后来的“啄木鸟计划”“熊猫计划”“清朗”专项行动,再到2021年年底针对整个虚假种草产业链推出的“虚假种草”专项治理,以及最近的医美专项整治活动,小红书从未停止过“除草”,这些举措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社区生态。

但吊诡的是,尽管有关虚假营销、低俗内容等的社区治理是包括抖音、快手、知乎、B站、大众点评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平台,都在进行的工作和需要解决的难题,但似乎从来没有哪一个平台,可以像小红书这样,总是在大刀阔斧治理的同时,被内容创作者们各种“误伤”和“不解”的声音包围。

潘多拉|小红书“除草”争议背后,斗法、误伤、平衡术
文章插图
(图源:视觉中国)
小红书激进“除草”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小红书近年来一直走在“反种草”的道路上。

2月17日,小红书发布医美品类专项治理公告,表示已于近期启动新一轮虚假种草治理,将在医美品类发起重大整治和打击,分批次取消包括医美机构、医美平台和医美服务商等在内的共计216家私立机构认证的同时,将对普通用户生产的医美笔记进行回查清理,并对涉嫌营销导流、违规医美的内容和帐号进行下架、封号、降级处理。

而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目前,小红书首批已处罚违规账号16.8万个,处置违规笔记27.9万篇,其中,共14.2万篇涉嫌营销引流的医美笔记被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