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河|外媒揭示TikTok损害儿童大脑,抖音也一样

亚马逊河|外媒揭示TikTok损害儿童大脑,抖音也一样

最近TikTok被外媒喷了 , 4月15号华尔街日报报道 , 麻省总医院的最新研究指出 , 长时间刷短视频很可能被洗脑成TikTok brain 。 所谓TikTok brain , 是指用户对TikTok短视频上映之后大脑所产生的变化 。 在这项研究里啊 , TikTok的成瘾性对儿童的伤害尤其高 , 而上瘾正好就是TikTok大脑的本质 。 对于内容型应用来说 , 自己的决胜武器是推荐算法 , TikTok如此 , 抖音也是如此 , 他们算法内在的逻辑都是密切关注留存率和访问时长 。 而这次不仅是外媒喷TikTok , 其实我们官媒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报道 , 4月11号 , 人民日报点名关注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的问题 ,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 , 不过作为国内顶级的短视频平台 , 抖音明显是重点关注对象 。 其实 , 沉迷抖音的不止未成年人 , 年轻人和老年人也一样 。 有网友用刷屏15秒 , 人间两小时来形容刷抖音停不下来的日常 , 而抖音简单的操作也更容易让老年人上手 , 再加上智能分发 , 沉迷程度可想而知 。 如此上瘾的抖音和TikTok也为字节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 路透社的数据显示 , 字节跳动2021年全年收入约人民币3677亿 , 其中TikTok广告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0% , 而根据彭博社的统计 , 2020年字节的广告占实际收入的77% , 计算字节跳动2021年的广告收入大约在2800亿左右 。 可以说 , 广告业务不仅是自己的重要收入来源 , 更是公司营收的基本盘 。 怎么保证自己的基本盘稳定增长 , 算法加流量自然就成了杀手锏 。 但向用户不断推荐有序刺激符合喜好的短视频的同时 , 算法也在不断刺激大脑中多巴胺的产生 。 当这种娱乐的视频接触久了 , 大家就会厌倦、思考变得麻木 。 成年人会这样 , 更何况是未成年人?尽管现在抖音和TikTok都推出了防沉迷 , 也会定时提醒用户放下手机休息 , 但是不是真的有效 , 恐怕还要时间来证明 。
【亚马逊河|外媒揭示TikTok损害儿童大脑,抖音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