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万物皆可智能,唯独眼镜不行?( 二 )


这只是苹果一家的手表销量 , 其他手机厂商或者智能设备厂商 , 也都已经推出了形态成熟的智能手表产品 。
智能化改造传统行业时 , 不留情面 , 不可阻挡 。
而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 , 无论是扫地机器人、智能洗碗机还是宠物智能硬件 , 相比于创造新需求 , 智能化更擅长在原有需求的基础上加以改造 。
“多利多销”的眼镜行业 , 无疑是智能化的天然土壤 , 却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
03 难在何处?以小米此次发布的智能眼镜为例 。

【智能眼镜|万物皆可智能,唯独眼镜不行?】(小米智能眼镜)
小米将这款智能眼镜定义为一种全新交互方式的智能穿戴终端 。 在其宣传片展示的场景中 , 导航功能、显示通知、双击眼镜腿拍照、随时随地翻译外文等功能 , 更多是锦上添花 , 很难说是雪中送炭 。
这款眼镜真正的亮点被大部分人忽略:普通眼镜的形态 , 仅51g重 。
在考虑外形设计之前 , 科技改造眼镜行业的真正门槛正是在于外形和重量 。
当一款智能可穿戴设备出现的位置不是手腕 , 而是在“心灵的窗户”之前 , 就天然带有装饰的需求 , 而且是不亚于矫正视力的强需求 。
近日 , Facebook和雷朋眼镜合作推出了一款智能眼镜 , 能拍照、录像、打电话 。
对于这款新产品 , 扎克伯格野心不小:“Ray-Ban Stories只是Facebook改变人们与设备交互习惯的开始 , 未来的技术世界将不再是以手机为中心 。 ”

(Facebook智能眼镜)
与其他几款实现了量产的智能眼镜类似 , 这类智能眼镜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沉 。 有调查结果显示 , 最理想的眼镜重量是在30克以下 , 超过50克就会有不适感 , 很难保持长时间佩戴 。
智能化功能与重量之间的权衡 , 是最难的选择题 。
小米眼镜将重量控制到51g , 是通过“光波导技术”减少了设备体积重量 。 这种技术是让光波导镜片用光栅结构经过无数次的扩散反射 , 最终将光“逆转”180° , 进入眼睛 。
但是光波导技术的落地较难 , 尚未达到量产的程度 , 从根源上决定了这只是一款“秀肌肉”的产品 。
小米将这款智能眼镜定位于独立终端 , 而不是手机的第二屏幕 , 这就意味着独立的运算系统 , 以及支撑此系统的电池模组 。 小米公布的数据显示 , 这款智能眼镜总共集成了497颗微型传感器 。
在对尺寸和重量锱铢必较的情况下 , 加入何种功能、如何美化外观 , 显然都是“张飞绣花”式的难题 。 即使小米这款难以量产的秀肌肉式概念产品 , 单从功能展示方面看 , 也依然没有达到用户对于“智能化眼镜”的预期 。
技术的难题之外 , 还要考虑“存在意义”的命题 , 关键点在于应用场景 。
拍照、翻译、导航、通话 , 目前智能眼镜最易触达的几大核心功能 , 几乎都是手机或手表可以实现的功能 。 厂商最不想看到却最难避免的 , 就是让智能眼镜成为手机的第二块屏幕 。
04 结语硬件厂商的终极愿景 , 是让智能眼镜成为智能手机的替代品 。
但没有一个核心需求倒推技术升级 , 智能眼镜就只能存在于概念中 , 即使量产也很难爆发 , 因为爆发之前还要考虑产能、价格、外观和实用性等市场层面的问题 。
这与元宇宙当前的情况十分相似 , 未来还未来 , 先不要过于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