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片从来不「沉默」——《恋爱与义务》映后谈

8月18日 , 在北京铜牛电影产业园铜牛电影艺术空间 , ReelFocus真实影像计划「经典重现」现场 , 观众们观看了由卜万苍执导 , 阮玲玉和金焰主演的经典爱情默片《恋爱与义务》2K修复版 。
2K修复民乐版重现默片经典
这部拍摄于1931年的电影 , 在上映之初就引起了万人空巷的观影热潮 。 2014年 , 它的修复版全球首映 , 一票难求 。 2022年 , ReelFocus特别邀请策展人段鹏飞、石文学大胆创新 , 重新找人专门谱曲 , 并请来中西器乐重新配乐演绎 , 为到场的观众们呈现了一场特别的体验 。
默片从来不「沉默」——《恋爱与义务》映后谈
文章图片
默片从来不「沉默」——《恋爱与义务》映后谈
文章图片
默片从来不「沉默」——《恋爱与义务》映后谈
文章图片
默片从来不「沉默」——《恋爱与义务》映后谈
文章图片
默片从来不「沉默」——《恋爱与义务》映后谈
文章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50分钟的观看 , 观众意犹未尽 。 映后谈环节 , 由ReelFocus邀约策展人段鹏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 , 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博士)主持 , 邀请嘉宾钟大丰(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夏(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熊清雨(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专职教师 , 青年作曲家) , 带大家从配乐、主题、修复等各方面再一次走近这部经典 。
默片从来不「沉默」——《恋爱与义务》映后谈
文章图片
中西结合的默片视听实验
熊清雨老师在谈及《恋爱与义务》的配乐创作思路时提到 , 这是一部整体情绪悲伤又带着浪漫、又带着反思的电影 。 结合剧情、场景以及表演方式 , 作曲团队采用了西方室内乐结合中国传统民乐作为配器思路 , 以爵士乐融合浪漫主义古典音乐以及中国民乐的创作思路 。
默片从来不「沉默」——《恋爱与义务》映后谈
文章图片
音乐主要构思了相识相恋、悲伤思念、诙谐中透露着无奈三个大的主题 , 主题旋律通过不同的和声编配、不同的配器贯穿全曲 。 其中民乐部分从第二篇章女主被父母逼婚开始 , 以此体现中国传统糟粕以及和贯穿全曲的钢琴、弦乐形成对比 , 体现内心追求浪漫和无奈传统观念的对比甚至反思 。 最后的大结局 , 再次回归音乐主题 , 女儿的未来、家人的未来 , 到底是幸福浪漫还是悲惨或者结局如何谁也无可知 , 这是留给大家的思考 , 因此主题音乐的再次响起是一种回忆同时也是一种期许 。
阮玲玉比女主更悲情?
从事女性电影研究的周夏研究员认为 , 《恋爱与义务》抛出了一个关于女性生命中的核心命题:是追求个人欲望重要 , 还是身为妻子和母亲的家庭责任更重要?影片中 , 杨乃凡在李祖义和黄大任之间做出情感的选择 , 现实中 , 杨乃凡的扮演者阮玲玉也曾陷入与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纠纷中 。 在周夏老师看来:阮玲玉的现实处境其实比杨乃凡更恶劣 。 “
《恋爱与义务》中的两名男性其实塑造地都挺正面的 , 对丈夫的出轨也是轻描淡写 , 主要还是突出了他的责任担当 , 而强调女性有“罪” , 最后她的结局是自杀 , 没有尽到母职就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 阮玲玉在银幕上自杀过4次 , 生活中自杀过2次 , 她生活中的这两名男性其实很不堪 , 张达民好赌 , 最后依赖她(阮玲玉)要钱 。 唐季珊 , 从阮玲玉的遗书来看 , 他是有家庭暴力的 。 阮玲玉周遭的舆论环境对她也很不利 , 银幕上她是圣洁的“神女” , 而银幕下张达民告她 , 让她绯闻缠身 , 这让她很难堪 。 因为阮玲玉很爱她的事业 , 很爱惜她的名誉 , 她之前面对媒体时还表明自己是独立女性 , 是不婚主义者 。 但是生活中完全不是这样 , 她的情感生活其实对她的打击非常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