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千“鱼”千寻|千“鱼”千寻,芯片挑选“优等生”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千“鱼”千寻 , 芯片挑选“优等生”
——厦大科研团队通过全基因组选择技术解决大黄鱼“白点病”困扰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千“鱼”千寻|千“鱼”千寻,芯片挑选“优等生”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千“鱼”千寻|千“鱼”千寻,芯片挑选“优等生”
文章图片
受访者供图
给大黄鱼出“考题”、用芯片检测“优等生” , 来自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的徐鹏教授团队 , 把基因大数据技术用在了鱼的身上 , 只为找到那尾“最优秀”的抗病大黄鱼 。
大黄鱼是我国养殖产量最高的海水鱼 , 全国95%以上大黄鱼苗种在福建培育 。 但长期以来 , 大黄鱼养殖产业却一直备受“白点病”“内脏白点病”的困扰 。
2016年 , 徐鹏回到母校任教 , 确立了以海水养殖鱼类良种选育为应用研究方向后 , 对准了令养殖户头疼的大黄鱼“白点病”“内脏白点病” 。
科学家和大黄鱼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是一个“千‘鱼’千寻”的故事 。
寻找优等鱼类
每年秋末、春初 , 是大黄鱼群“白点病”的多发时期 。 由刺激隐核虫寄生引发的“白点病” , 易引起高密度、集约化养殖鱼类大量死亡 , 死亡率低至三成、多则高达九成 。
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翁华松还记得 , 2015年夏天 , 在宁德三都镇大湾村海域 , 部分海域大黄鱼养殖爆发“白点病” , 死鱼遍布 , 触目惊心 。 “‘白点病’没得治 , 生病的大黄鱼只能自然淘汰 。 当时整个海区近九成与‘白点病’扯上关系 , 养殖户的心都碎了 。 ”
为何“白点病”杀伤力如此强?
海水养殖环境具有开放性特征 , 很难杜绝刺激隐核虫对养殖鱼类的感染 。 大黄鱼大都养殖在封闭、换水条件不好的内湾 , 人工养殖密度较高 , 很容易产生病害问题 。 “此外 , 由于寄生虫生活史、致病机制的复杂性 , 彼时在全球相关育种研究报道几乎是空白的 。 ”徐鹏说 。
对于养殖户而言 , 这根“刺” , 如鲠在喉 。
“有病吃药” , 一部分养殖户存侥幸心理 , 将抗生素喂进鱼肚子里 。 “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药残超标问题 , 鱼一旦进了人的肚子 , 后果无法预测 。 ”徐鹏说 。
“适者生存” , 也是一部分养殖户的常规做法 。 在感染的鱼群中 , 挑出存活的大黄鱼进一步繁殖 。 “‘白点病’是一个复杂的性状 , 受基因、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 存活下来的鱼未必是拥有优良基因的个体 。 ”徐鹏说 , 但这一思路可以借鉴 , 在基因组层次上另辟蹊径 。
2016年起 , 在宁德的大黄鱼育种基地 , 徐鹏团队用寄生虫对健康的大黄鱼进行人工感染 , 发现大黄鱼中确实存在对刺激隐核虫感染抗性的个体差异和多态性 。 “感染后有很多个体可以存活 , 这些正是我们要寻找的‘优等生’ 。 ”
原来 , 徐鹏想要通过对“优等生”的基因检测 , 建立一套“标准体系” , “通过关联分析发现抗病相关的遗传规律 , 我们确定了大黄鱼抗‘白点病’性状可预测性最强的‘育种模型’” 。
即在不感染鱼群的情况下 , 寻找健康鱼群中的佼佼者!
紧接着 , 徐鹏教授团队与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开展产学合作 , 依托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 联合开发了“宁芯”系列育种芯片 , 通过全基因组选择(GS)技术对选育群体的基因组育种值(GEBV)进行预测 , 实现“千‘鱼’千寻” , 让佼佼者脱颖而出 。
回应产业需求
2019年8月11日 , 一场特殊的“考试”出现了 。 仅3个月大 , 通过GS选出的第一代大黄鱼抗刺激隐核虫新品系“宁抗1号” , 就要面临寄生虫的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