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的山 | 吴建国

松江的山 | 吴建国
文章图片
树杪百重泉(国画)汪家芳
1.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46亿岁了 , 但在亘古的宇宙里 , 她还是一颗年轻的星球 。 在3亿年前后 , 由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 地球上发生了多次巨大的地壳运动 , 把原来的大海拢举成了青藏高原 , 而距离我们近处的天目山 , 包括松江的九峰十二山 , 也是这个时刻形成的 。
在地壳运动巨大的能量作用下 , 天目山的最高峰是清凉峰 , 高度1787米 , 其他山峰都在1500米左右 , 在山系向东北方向的延伸段上 , 宜兴金坛境内的山 , 高度在500米左右 。 而到无锡 , 惠山的高度是328米 , 到苏州的东山 , 莫厘峰的高度是293米 , 再往东几十公里就是松江的九峰十二山 , 从高度98米到10米不等!这是地壳运动的一刻 , 能量衰竭的有形证据 , 同时佐证了松江的九峰十二山 , 是天目山系的余脉这个地理和物理的基本概念 。
松江的九峰十二山 , 这里的九峰泛指诸峰 , 而十二山是真实存在的 , 依次为:小昆山、横山、机山、天马山、辰山、佘山、薛山、厍公山、凤凰山、钟贾山、卢山和北杆山 。 最高的是天马山 , 98米 , 最低的是厍公山 , 高度约为10米 。 十二座山总体呈西南、东北走向 , 两侧山体边沿距离为13.2公里 , 山体总面积为408.7公顷 。
2.
六千年前 , 松江九峰十二山地区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迹象 。 有专家认为 , 这批先民可能来自松江以南杭州湾对岸的河姆渡文化的圈 。 那时的河姆渡人 , 已经开始用泥土和石头阻挡流水 , 以此改变自然流水的方向和流量 , 以此判断 , 河姆渡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了 。 但人类依然是以渔猎为基本生存方式的年代 , 表现的主要形式是不停地迁徙 , 在迁徙中寻找食物 。 第一批先民到达这里的时候 , 九峰十二山的东面就是汪洋大海 , 潮涨潮落 , 先民们依恋的是山 , 因为山才是人类生存坚实的立足点 。 山和海为渔猎的人类提供了充足食物 。
经过几十年的挖掘整理 , 广富林文化遗址现在以博物馆的形式向公众开放了 。 遗址的位置:在佘山、辰山、凤凰山的附近 , 距离辰山两公里 , 距离天马山不到五公里 。
考古专业的词汇是文化分层 。 广富林遗址的文化分层应该是这样的:上部为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层 , 中层为三千年前夏商时代的马桥文化层 , 下层为四千年至5300年前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良渚文化层 。 我们眼前的陶器、水稻壳型的植硅体、鹿和猪的骨头 , 还有竹木框苇编屏风等等 , 都是居住在九峰十二山这里的先民真实的生活留存 。
今天 , 专家的眼光盯在广富林出土的陶器上 , 在对陶器的陶质、型制、纹饰等进行深入研究后 , 发现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存和今天豫鲁皖交界的王油坊类型文化十分接近 , 那个年代距离今天四千年左右 , 是中国北方的龙山文化时期 , 和南方环太湖的良渚文化在时间上是重叠的 。 那么 , 是什么原因 , 在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后 , 让北方先民举家迁徙?单纯从游猎寻找食物这个观点上看 , 没有合理的成分 。 能够带着自己心爱的陶器 , 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 , 合理的解释是 , 这里发生了大范围的自然灾害 , 危及人类的生存 。 王油坊在今天河南省永成县境内 , 这片区域 , 自古以来就是黄泛区 , 因此 , 让人类迁徙的直接原因 , 是当时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恶化 。
北方先民到达九峰十二山这里 , 也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到达 , 或者是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没有了去路而终止了行走——因为面前就是滔滔的东海 。 这片地域内 , 对于千里之外迁徙而来的人类 , 只有山是熟悉的 , 也只有山是亲切的 , 而能够长期生存下来的关键 , 是土地 , 因为这个时代 , 中原的先民已经学会了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