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造车,只不过是一场互联网的复刻

短视频|造车,只不过是一场互联网的复刻


文/孟永辉
造车市场上百家争鸣的景象 , 让我们想起了以往的互联网 。 因为在那个互联网被奉若圭臬的年代里 , 我们同样也看到了类似的场景 。 在那个时候 , 无论是新生的玩家 , 还是传统的玩家 , 几乎都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互联网上 。 同样地 , 在今天的造车市场上 , 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场景 。
不同的玩家对于造车的描述 , 总是会增加一丝神秘感 。 倘若将包裹在造车身上的华丽光环一层一层的褪去 , 我想 , 造车为我们留下的 , 更多地是互联网的东西 。
正是因为如此 , 当我们不断地给造车赋予新的内涵和定义的时候 , 笔者更多地想到的是 , 造车只不过是一场互联网的复刻 , 造车只不过是一场互联网的简单拷贝 。 这并非是贬低造车 , 而是正确地看待造车 。 在我看来 , 只有正确地看待造车 , 我们才能找到发展造车的正确道路 。
造车 , 同样是一次改造
谈及互联网 , 我们总是会用互联网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描述它 。 的确 , 经历了互联网时代的洗礼 , 人们的生活方式 , 甚至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 无论是消费方式 , 还是出行方式 , 乃至社交方式 , 都发生了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改变 。 因此 , 如果我们对互联网时代进行一次总结的话 , 说到底 , 它就是一次改造 , 一次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深度改造 。
对于造车 , 同样如此 。 从本质上来看 , 造车同样是一次全新的改造 , 并且是一种更加深度而彻底的改造 。 我们都知道 , 互联网仅仅只是通过去中间化的方式完成了改造 , 至于行业的内在流程和环节 , 互联网则很少触及 。 对于造车来讲 , 它则是以一种更加深度且全面的方式实现了这样一种改造 。
【短视频|造车,只不过是一场互联网的复刻】同互联网式的停留在表面不同 , 造车则是通过一种深入到一个行业 , 对一个行业进行一场深度而又彻底的改造 。 可以想见的是 , 造车的这样一种改造彻底颠覆了互联网时代仅仅只是停留在行业的表面 , 而未真正深入到行业内部的弊端 , 真正通过新的方式来进行一次全新的改造 。
从本质上来看 , 造车和互联网都是一种改造 。 只不过 , 造车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某一个具体的行业身上 , 而互联网则将焦点聚焦在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上罢了 。 认识到这一点 , 我们在看到造车的时候 , 需要应当更多地去思考如何真正给造车行业带来改变 , 如何真正给造车行业带来新的突破 , 而非仅仅只是停留在概念上 。 换句话说 , 造车的重点在于「造」上 , 认识到这一点 , 我们才能真正把握造车的真正内涵和重点 。
造车 , 同样是为了流量
一直以来 , 提及互联网 , 我们总是会将它和流量联系在一起 。 对于很多的互联网玩家们来讲 , 流量 , 同样成为了考验它们成败的关键要素 。 可以说 , 正是流量的存在 , 才成就了互联网 , 正是流量的存在 , 才促成了互联网 。 对于造车来讲 , 何尝不是为了流量呢?
随着新能源时代的来临 , 特别是随着碳排放压力的不断增加 ,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出一系列的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和措施 。 汽车 , 作为人们现在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 , 面临着淘汰传统 , 拥抱现代的巨大红利期 。 无论是有车一族 , 还是无车一族 , 都是流量的一份子 。
对于造车玩家们来讲 , 他们之所以会投身其中 ,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 , 他们看到了造车市场上所拥有的丰沛的流量 。 这些丰沛的流量 , 同互联网时代刚刚开始之初那些丰沛的流量 , 具有着相当多的共同点 。 从本质上来看 , 造车与其是在改造汽车本身 , 不如说造车是为了获取丰沛的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