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抚养权是怎样规定的


怎样更有利于争得抚养权?
离婚时,二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由母亲抚养;如果子女超过二周岁但不到十周岁的,有证据证明能为子女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的一方,更容易得到子女的抚养权 。具体包括提供以下方面的情况证明:
工作性质
工作环境
收入状况
居住条件
文化程度
性格修养
其它家庭成员状况
还可以提供对对方不利的证据,以得到孩子的抚养权,比如: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
如果子女超过10周岁的,法院判决时会考虑子女的意见 。
因此,争取孩子对抚养方的认可,也是尤为重要的 。
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由谁抚养?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女方生活 。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不随女方生活而可随父亲生活的例外情形有: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
争夺抚养权时能考虑孩子的意见吗?
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
在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在离婚案件中,处理子女随谁生活的问题上,应考虑到子女的个人的意愿 。但是这并不是说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可以随意选择随谁生活,法院一般在父方母方同争抚养权,且双方都具有抚养子女的条件时,才考虑子女个人的意见 。
【子女抚养权是怎样规定的】对于成年子女随哪方生活的问题,法院则会更多的考虑子女的意见 。
怎样确定抚养费数额?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对于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
在实践中,很多人认为抚养费标准就是另一方收入的20-30% 。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完全准确的 。除了参照工资收入比例的标准外,孩子的实际需要以及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参考因素 。比如,目前在北京市区,一个普通家庭孩子的月抚养费大约在二千元左右就基本上足够了 。但如果非直接抚养孩子一方月工资有二万多元,让其按其月工资收入的20-30%即4000-6000元的标准去支付抚养费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并且,抚养费还是双方均应当承担的义务 。因此,教条地以工资收入的比例来计算孩子的抚养费,是不妥的 。
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 。也可要求教育费和医疗费另行分担 。
可以轮流抚养孩子吗?
只要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离婚后夫妻可以轮流抚养孩子 。
探视权纠纷
所谓“探视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探望、关心未成年子女或与其短时间共同生活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
离婚夫妻往往在离婚协议里或离婚判决书里找到关于孩子抚养权的相关内容,但又总是在之后一方探视子女的时候发生纠纷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有关探视孩子的具体时间和方式没有相关依据,而各自又对探视时间和方式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 。
因此,本站律师建议在离婚时明确有关探视权的具体内容 。
五类探视权纠纷折射当代离婚后遗问题
提到离婚,人们最关注的往往是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问题,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那就是探视权 。
夫妻离婚后,孩子归一方抚养,另一方要求探视 。因为交织着双方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探视权问题难以得到妥善处理,由此引发的诉讼也逐年上升 。为了进一步挖掘探视权带来的社会问题,笔者对门头沟法院近几年审理的探视权纠纷案件进行了调研,发现探视权纠纷主要存在以下五种类型:
一是借机报复型 。孩子父母积怨较深,矛盾从离婚前延续至离婚后,直接抚养一方把拒绝对方探视当成报复、惩罚的武器 。例如,很多直接抚养孩子一方拒绝对方探视孩子的理由,往往是说对方人品有多么坏,甚至把对方有第三者等理由都摆出来,认为离婚都是对方的过错,所以对方不配做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没有资格探视孩子 。可见,双方之间的怨恨甚至仇恨成为阻隔一方探视孩子的沟壑 。这种情况占到探视权纠纷案件的50%以上 。
二是自我保护型 。直接抚养孩子一方担心对方探视会影响其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或影响其重新组建的家庭,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例如,某探视子女权纠纷案的被告(孩子的父亲)辩称,其已经再婚,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照顾,不需要原告探视,如果原告坚持探视,也要等孩子10岁以后能分辨是非时再说,现在孩子刚满3岁,不能让原告打扰她的正常生活 。这种情况约占探视权纠纷案件的10% 。
三是担心失去型 。直接抚养孩子一方担心对方借探视之机把孩子抢走,因此拒绝对方进行探视 。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认为既然孩子归他抚养,就与对方没有任何关系了,生怕对方借探视孩子的机会,与孩子拉拢感情,最终达到夺走孩子的目的 。这种情况往往伴随着家中老人的干预,很多老年人传宗接代的思想非常严重,绝不允许自己的孙子被离了婚的儿媳妇抢走,所以千方百计地阻挠对方探视孩子 。这种情况约占探视权纠纷案件的10% 。
四是误导疏远型 。直接抚养一方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教育和引导,使孩子对不直接抚养的父或母感情发生淡漠,导致孩子拒绝接受对方探视 。例如,某探视子女权纠纷案,被告(孩子的父亲)辩称不是他不同意原告探视孩子,而是孩子自己不愿意见原告 。法院判决原告每月探视两次孩子,但每次探视时,被告把他的父母、哥哥、姐姐等亲属都叫来,孩子只是依偎在奶奶怀里,既不跟母亲说话,也不去看母亲带给他的礼物,更不同意跟母亲出去玩 。孩子已经四岁半了,父母又刚刚离婚,孩子不可能不愿意见到母亲 。很显然,这是被告有意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教育和引导的结果 。这种情况约占探视权纠纷案件的15% 。
五是条件要挟型 。直接抚养一方把探视权和抚养费问题捆绑对待,把允许对方探视作为向其主张抚养费的手段,如果对方暂时无力给付抚养费,就阻挠对方进行探视 。比如,某孩子的父母离婚时,确定孩子由父亲自行抚养,后母亲要求探视孩子,遭到父亲的拒绝 。父亲认为,探视孩子是做母亲的权利,但给付抚养费也是做母亲的义务,她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不给抚养费,就不允许探视孩子 。但孩子的母亲也十分委屈,她认为自己没有工作,没有住房,身体有病,实在没有能力给付抚养费,如果有能力,她也不会放弃孩子的抚养权 。这种因抚养费纠纷引起的探视权纠纷约占探视权纠纷案件的15% 。
以上各类探视权纠纷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父母的自私 。无论是用孩子报复对方,要挟对方给付抚养费,还是拒绝探视以“保护”自己现有的家庭,他们都只想到了自己,而没有为孩子着想 。实际上,探视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通过探视,可以使不与子女共同居住的父亲或母亲有机会与子女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探视,可以使子女获得在平时单亲抚养下所缺少的另一方关爱 。
也许离婚不能算错误,但至少婚姻是因为错误而结束,倘若父母正在为这样的错误而痛苦,请不要把错误延续给孩子 。父爱和母爱对孩子来说同样重要,任何一半感情的缺失,都会给孩子稚嫩的心灵带来无穷的伤害 。孩子是无辜的,呼吁离婚双方能够设身处地为孩子多考虑一些,互相配合妥善处理探视权问题,让孩子拥有一份完整的父爱和母爱 。
离婚协议中没写上探望孩子的条款怎么办?
案例:
与前夫关某离婚时,两个人只顾了在房子和财产的分割上动心思了,竟忘了把对儿子的探望问题写进协议书 。叫人生气的是街道办事处的办事员也没提醒一下,稀里糊涂就把离婚证给我们开了 。现在9岁的儿子随他生活,我一个星期接出来一次 。上个星期天我们娘俩一起吃饭时儿子忽然告诉我:“我爸爸说了,他让你见我你才能见,他要不想让你见我了,你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因为你们离婚时没定探望的条款,等于你放弃看我的权利了 。妈妈,是这样吗?”
儿子这几句话把我砸蒙了可也把我提醒了——是啊,当初怎么就忘了这一条呢?事到如今怎么办?万一哪天关某真不许我见儿子了,我还不得急疯?请快点帮我想个补救办法吧!
解答:
你丈夫的说法是错误的 。离婚协议中没写上探望孩子的条款,决不等于你放弃了探望孩子的权利 。
按照法律规定,探望权成立所遵循的第一原则就是“自动取得原则”——即只要抚养权一经确定,探望权就同时成立 。也就是说,在离异的一方得到了对孩子的直接抚养权的同时,另一方就拥有了对孩子的探望权 。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自然到无需说明,当事人就应该完全清楚,所以离婚协议中写不写都没关系 。那位给你们办离婚手续的工作人员之所以没有就此问题特别提醒你,大概原因正在这里 。
因此,法律不会因为离婚协议中的“疏忽”而使你失去探视权 。而且,关于孩子的探望方式和时间改变问题,你可以与丈夫某进行协商 。如果达不成协议,你还有权单独就探望权的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 。
有探望权的一方有无权利改变探望孩子的方式和时间?
案例:
离婚时,我与前妻曾就探望孩子的方式和时间问题进行过充分商量,达成共识后白纸黑字写进了离婚协议中 。两年来我们都很规矩地照着协议做了,期间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问题,孩子也已适应并形成习惯了,应该说就一直这样下去挺好的 。可是由于工作需要,我由原来的只上白班改为上24小时休48小时,星期六和星期日就都休息不成了,当然也就不能按协议在这两天里和孩子在一起了 。我只能按我的工休时间,什么时候方便就什么时候去看孩子 。不料第一次没按协议规定的时间去看孩子就碰了钉子,前妻不让我见孩子不说,还拉下脸来斥责我“无权单方面改变探望孩子的方式和时间” 。她一上纲上线,我自然不高兴了,要说权利,探望权还在我手里呢,你凭什么不让我见孩子?这么一顶牛,事情就僵住了 。我俩都是认死理的人,谁也不肯让谁一步 。没办法,只有请法律专家来给分出个青红皂白了 。
解答:
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探望权的行使,要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协议优先” 。也就是说,男女双方在离婚时,应该通过充分考虑,从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点出发,商定探望孩子的时间和方式,并将商定的探望时间和方式写进离婚协议中 。协议经过司法机关的确认之后便有了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都要照此执行,不能随意改变了 。
当然,这里说的是“不能随意改变”而非绝对不能改变 。如果因为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致使原协议确实没法执行时,一方提出改变探望孩子的时间和方式,另一方则应配合并提供方便才对 。但这要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谋求改变方要事先同对方协商,得到对方同意后才好按双方新商定的办法执行 。而如果像你这样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擅自“单方面改变探望孩子的方式和时间”,实质是既不尊重对方又不尊重孩子,同时还是对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条款的冒犯 。这种情况下对方不让你见孩子就不是对方的错,而是你咎由自取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赶紧去向对方道个歉,取得谅解后再心平气和地商量以后怎么探望孩子的问题吧 。
浅谈轮流抚养协议的适用
离婚案件是法院经常受理的案件之一,在庭审中,常常出现当事人争养子女的现象 。尤其是独生子女,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按传统的抚养方式,离婚后子女只能归一方直接抚养,这已明显不能满足一些当事人及子女的需要 。因此一种新的抚养方式,协议轮流抚养子女方式开始为人们所接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6条规定,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行准许 。这为轮流抚养子女的方式提供了法律保障 。笔者就轮流抚养协议的适用谈几点认识 。
实行轮流抚养子女方式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采用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方式,能够保障子女期望的与父母双方都有接触,使子女得到相对完整的父爱和母爱,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父母离婚对子女的伤害,有利于子女在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健康发展 。同时,尽管父母离异后,一方直接抚养子女,另一方有权探视子女,但实际上探视权要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不能满足另一方对子女实质意义上抚养、教育等权利的实现 。轮流抚养子女,有利于保护离婚双方当事人的抚养子女权,也有利于减少因争养子女引发的矛盾,进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
适用轮流抚养协议的特点
笔者认为,适用轮流抚养协议在程序上,要求有父母离婚的事实,父母自愿达成的轮流抚养协议,必须经法院依法确认;在权利主体方面,只有子女的父母都同意离婚,都要求抚养子女,而且都有抚养子女的能力和条件,目的也都是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时,才能达成轮流抚养子女的协议;在被抚养对象方面,只能是离婚父母的未成年子女 。成年子女与离异父母之间存在的仅仅是普通的看望和扶助关系,而不发生抚养的法律关系;从抚养的客体上看,抚养协议的客体只是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行为;从抚养协议的内容上看,具有精神性 。确立轮流抚养协议旨在维护子女的最大利益,促成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相互交流、彼此了解、共享亲情;从轮流抚养的行使方式上看,具有严格性 。轮流抚养的行使必须按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的方式、期间进行,除此之外的抚养行为都不受法律保护;从权利义务的角度来看,抚养子女是当事人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 。当轮流抚养权利的行使不利于保护子女利益时,这种权利理应受到限制 。因此当一方直接抚养比轮流抚养对子女成长更具优越性时,双方应该选择前者而放弃轮流抚养;从确定机构而言,法院是限制或剥夺当事人实行轮流抚养协议的唯一机构 。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得无故阻碍对方权利的行使,但如果对方的抚养行为侵害到子女的利益时,当事人一方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裁决是否限制或剥夺对方当事人权利的行使,或者直接由法院依职权裁决,而无需当事人的申请;从法院裁决考虑的内容来看,法院对子女轮流抚养协议的裁决,以最有利于子女的生活、学习及精神生活的满足为原则;从轮流抚养的方式来看,轮流抚养只能由双方协商确定,这是区别于一方直接抚养的重要标志 。一方直接抚养,既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约定,也可以由法院判决确定 。而轮流抚养方式,目前仅允许双方约定 。这主要是因为轮流抚养的适用,较一方直接抚养复杂得多,需要双方当事人相互协调、配合 。双方自愿达成协议,有利于对协议的执行,更有利于避免对子女合法权益的损害 。
轮流抚养协议的法律适用
尽管轮流抚养协议作为一种新的抚养方式正在逐渐被社会接受,但对轮流抚养协议的法律适用问题,我国法律尚没有一个成熟的处理意见 。实践中,主要采取两种方式,由当事人协商解决;由法院判决 。但法院如何判决,是司法审判面临的新问题 。轮流抚养子女具有多重不确定因素,不同年龄、性别、性格、健康状况、经济条件、家庭环境的子女对父或母的需求是不同的 。笔者认为,法院在处理轮流抚养协议问题上,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在中止轮流抚养协议问题上,为了防止轮流抚养协议的滥用,有必要对轮流抚养协议作限制性的规定,目前可参照婚姻法对探望权的规定 。依照我国婚姻法的有关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中止探视的具体情形包括:对子女有侵权或犯罪倾向;有劫持、胁迫可能;有恶习或有不良道德倾向;有严重传染病;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 。法院裁决中止轮流抚养协议时,也可以上述条件作依据 。
在实施和解除轮流抚养协议问题上,法院应当更多地考虑子女的意见 。实施轮流抚养协议主要取决于父母的愿望,也有赖于子女的配合 。充分考虑已有判断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愿望和需求,对违背其愿望的要求予以限制,有利于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 。解除轮流抚养协议的情形,主要应考虑对子女的身体、精神、道德或感情健康有严重影响,除此之外的其它原因,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
执行问题是轮流抚养协议的难点 。由于轮流抚养协议是父母双方基于自愿达成的,执行中也要靠双方的自愿主动履行,而不能靠强制履行 。
对于法律的特别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因此,一般情况下,对哺乳期内的子女抚养,应严格按法律的特别规定执行,不宜采用轮流抚养方式 。对于已过哺乳期的婴儿抚养,双方可以协商,但从婴幼儿的心理、生活特点考虑,自应给母亲抚养子女以更多的便利 。
在轮流抚养子女协议的变更问题上,离婚双方当事人在执行轮流抚养子女协议过程中,基于一定原因,双方或一方认为需要变更轮流抚养协议的,可以自行协商,重新达成协议,以变更原协议的某些内容,或达成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协议;也可以向法院起诉,变更原协议 。但是,应该指出,原协议若是以法院调解书的形式确定的,在该协议没有变更、没有被撤销前,双方仍应严格遵守协议的内容 。如果一方反悔,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确实影响了子女合法权益的实现,对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