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液晶面板行业再变天,京东方们何以应对?

京东方|液晶面板行业再变天,京东方们何以应对?




导语:进入2022年 , 随着疫情带来的“宅家经济”红利消失 , 俄乌冲突与全球通胀进一步抑制了大众的需求 , 全球电子产品消费进入疲软期……
出品丨数科社
作者丨柠溪
液晶面板市场又要变天了 。
4月 , 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不到1950万片 , 跌到疫情以来最低点 。 Omdia数据显示 , 在海外减产的情况下 , 中国大陆五家制造商京东方、TCL华星、惠科、南京中电熊猫、彩虹光电的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份额达到68.5% , 创下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占比的新高 。
大陆的面板厂近期也在减产 。 业内人士称 , 此次大陆地区的面板行业预计减产约20% , 覆盖全世代线产品 , 是十多年来最大规模的减产 。
CINNO Research月度面板厂投产调研数据显示 , 2022年5月国内液晶面板厂平均稼动率为84.9% , 相比4月下滑3.5% 。 其中 , 低世代线(G4.5—G6)平均稼动率为76.4%;高世代线(G8—G11)平均稼动率为85.9% 。
不少专家预测 , 一般来说第三季度是液晶面板传统旺季 , 今年可能会出现“旺季需求不旺”的状况 。
电子产品上游产业链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 据报道 , 全球液晶面板价格进入下降期已经超过一年 , 眼下还没有扭转的迹象 。 有业内人士称 , 近期面板行业的成交价已经低于成本价 , 面板厂都出现了大幅亏损 。
为了减少亏损 , 让供需尽快回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 全球的液晶面板行业都在大幅度减产 , 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厂商减产开始的相对更早 。
种种信号显示 , 液晶面板行业或已经迎来了新的迭代期 。
01丨上次迭代中企崛起
液晶面板行业上一次大幅度减产还得追溯到2008年经济危机 。
当时 ,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还不算普及 , 应用液晶面板的主力产品仍是电视机和电脑显示屏;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企业还没有成规模 , 市面上的主流产商来自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 。 2008年 , 三星、LGD、友达、奇美、夏普五家厂商的产能占了全行业85%以上 。
2007年面板行业供小于求 , 各家厂商本来抱有积极的预期 , 然而2008年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影响显现 , 欧美液晶电视需求出现大幅度衰退 , 日韩销量也明显放缓 , 中国市场受雪灾、汶川地震、房地产市场动荡和股市长期调整影响也出现了增长速度下降 。
这一情况让各大家电企业承受了极大的盈利压力 , 为了稳住营收 , 各大品牌大打价格战清理库存 。
彼时 , 国产品牌在面板技术上较为落后 , 依赖外资 , 因此面板的成本较高 , 而外商在国内的运营成本较高 , 外资品牌在当时普遍采取“面板利润支撑整机价格战”的策略 。
然而供过于求使得面板业务利润率出现大幅度下滑 , 外资品牌不能够再支持价格战 , 也不得不放弃扩展性策略 。 2009年第一季度 , 日立、松下、索尼、东芝等日本企业的亏损额度均超过千亿日元 , 不得不抛出裁员关厂计划;LG、三星也相继下调2009年的资本支出 , 启动减产机制 。
也是在这段时期 , 中国企业抓住了机遇 。
2009年1-6月 , 由工信部、国台办连续两次组织中国九大彩电厂商赴台湾采购总金额44亿美元 , 总量超过1200万片的液晶面板 。
随后 , 海信、康佳和奇美合作联手进军液晶模组产业 , 长虹与友达合资成立了的长智光电公司 , 两岸的液晶产业链打通后的业务新模式突破了国内企业普遍因为“缺屏少芯”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困局 , 焕发出了更强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