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安徽男人杨浩涌的跌宕人生( 五 )


杨浩涌跳出来澄清:我家增长是150% , 你家只有60% , 谁大谁小?

公关造势上 , 姚劲波也屡出损招 , 让杨浩涌恨得牙痒痒 。
姚劲波不止一次公开评价杨浩涌:不入流、算不上对手 。
杨浩涌回怼:没品、不是一个合格的CEO 。
所以在合体前一年 , 双方又结结实实又打了一场 , 各烧掉10亿广告费 。
但最终 , 杨浩涌还是就范在资本力量下 。
然而 , 他也并非全是不甘 , 还是自有考虑:
“如果主战场消耗得太厉害 , 二手车的机会我们未必抓得住 。 ”
新项目的设立发展 , 加上强势方的执意收购 , 杨浩涌一番权衡后 , 妥协退让 。
但一山不容二虎 , 何况两只猛虎以前还干过架 , 还是分道扬镳得好 。
2015年11月 , 杨浩涌辞任联席职务 , 带队瓜子二手车 , 另立门户 。
谈起合并后又自立 , 他大有深意地说:上帝为你关上门 , 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
看来 , 在新赛道上 , 杨浩涌已做好再掀恶战的准备 。


进入二手车领域后 , 杨浩涌延续大手笔砸钱的宣发习惯 , 以个人身份注资6000万美金 , 再追加1.7亿打广告 。
先后请过颜王孙红雷、大头雷佳音、还债罗永浩做代言 , 直接对战影帝黄渤身后的金主——人人网 , 大有当初赶集与58厮杀的即视感 。
杨浩涌的营销策略 , 被称为“沸水效应”:要么一举打响、烧到沸点 , 要么就别浪费柴火 。
因此 , 钱必须烧到位 , 有了钱 , 就有了弹药 , 就不用去拼刺刀 。
2016年9月 , 杨浩涌为新项目拿到2.5亿美元 , 成为二手车领域最大A轮融资 。
2017年6月 , 他再获4亿美元B轮投资;四个月后 , 又有1.8亿美元资本注入 。
2018年3月 , 完成8.18亿美元C轮融资;七个月后 , 加注1.62亿美元资金 。
2019年2月 , 15亿美元到位 。
2020年5月 , 获2亿美元投资 。
2021年6月 , 融资3亿美元……
多番融资 , 就像一场烧钱游戏 。
将真金白银幻化成一颗颗炮弹砸入市场 , 震慑对手、吸引消费者 。

有人总结道:杨浩涌进入哪个行业 , 哪个行业就腥风血雨 。
记者采访时问他:花这么多钱打广告 , 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呢?
他回答:增加信任感 , 加速消费者对平台的认知 。
信任感从何而来呢?就靠铺天盖地的宣传吗?
显然不行 。
近几年 , 平台车辆隐瞒里程数、无法上牌、交易泡水车和事故车等负面报道 , 层出不穷 。
说好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 手续费却逐年升高 , 销售人员以保卖之名 , 向买卖两边收费 , 中间加起来至少有10%的利润 。
广告打得越响 , 打脸就来得越快 。
何况这种烧钱方式 , 既没赚到口碑 , 还没捞到实际好处 。
2017至2019连续三年 , 杨浩涌的二手车业务 , 分别亏损16.17亿、43.39亿、17.73亿 。
在思考如何获得用户信赖的同时 , 何时才能开始盈利 , 也是他需要部署规划的问题 。
毕竟资本大佬的钱也不是风刮来的 , 迟早要连本带息给人还回去 。

从31岁回国创业 , 到41岁被对手收购、重启赛道 , 杨浩涌始终以主动出击的强硬姿态 , 活跃在不见硝烟的商场上 。
他曾豪气宣言:我的前十年在分类信息网站 , 下一个十年将在二手车 。
虽然如今输赢未定 , 但求胜的意志一如往昔 。
从他身上 , 我看到坚韧二字 , 这是许多连续创业者的鲜明特质 。
优秀的人 , 不是不会失败 , 而是尽快越过失败 , 再创新的成功 。
失败对他们来说 , 不过只是一次历程 , 从中提取到经验教训后 , 就不再耿耿于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