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从起源说起,看看“心理账户”及“沉没成本”是如何发挥强大作用的?( 三 )


三是不同数量的收入对态度的影响具有不可控性:实际工作中,相信有很多读者年底公司都会发笔年终奖。如果年终奖发放的是1万元,也许我们就会把它当作新年压岁红包给送出去。然而如果给你发了10万元,或许很大几率你并不会考虑将这笔钱用作红包之途,而是考虑买辆车的首付或者去做其他投资。
再者,如前文所述的1,500的篮球票,如果换作是15元一张的票,或许许李明并不会冒险穿越恶劣天气去看球赛了。由此可见,我们的心理账户在面对不同金额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消费态度。
三、心理账户和生命周期理论的关系,以信用消费为例“行为生命周期理论”特别适合引入“心理账户”来解释消费行为产生的周期:
消费者根据生命周期过程中,不同阶段获取的不同财富的来源和形式,将它们划分为三个特定心理账户:现期可花费的现金收入账户(I)、现期资产账户(A)和未来收入账户(F)。
这一理论的关系衍生,在商业,尤其是涉及到电商消费领域,比如刷卡消费和超前消费尤为适用:
假如现金消费一件20,000元的Gucci包,我们就需要掏出200张百元大钞,而这个消费就是从“现金收入账户”中取出的。对于该账户的消费,由于强烈的视觉震撼,我们会产生明显的情绪变化,或许看到张数太多就会拒绝消费;而如果是采用刷卡消费,此时就是从“现期资产账户”的心理账户中计算的。(当然,现期资产主要针对的是大额购款,比如买房、买车等,此处仅往小了举例说明)
对于这个账户的消费,我们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会继续消费行为。但是当看到银行卡的余额变动时,情绪会多少产生波动,但是没有现金消费那么强烈,毕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我们是直接信用消费,比如花呗、信用卡等消费行为,这些是不影响我们的现金账户和现期资产账户的,因此就算消费了我们也无动于衷,变动的无非就是数字罢了。因为它消费的是“未来收入账户”,同样看不见也摸不着,又何来心痛一说呢?
所以,花呗、信用卡和白条这样的信用支付产品,本质上是属于消费“未来的钱”,即未来收入账户。
另外,这些虚拟的货币花起来我们并没有多么强烈的感触,因此相对于现金消费或现期资产消费而言,超前的支付可使消费者对购买与消费的感受分开,在消费时极大减少了使用现金支付的痛苦体验。
其实从本质上来讲,无论何种消费形式,商品本身的价格都没有任何变化,然而由于每个人对心理账户的分配不同,就会对消费的决策选择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无论是消费现在的钱,还是消费未来的钱其实都是在消费自己的钱,只是心理账户不同,人们对金钱的认知和感知程度也就不同了。
现在你知道如何去设计金融消费类,尤其是信用支付类的产品了吗?相信“心理账户”会是你职场上的一大利器!
四、心理账户在多个领域中的呈现在产品定位的策略制定中,可以通过旁敲侧击的形式来改变用户的心理账户定位,比如王老吉就是通过口号将其从用户心理账户中的“保健品账户”转移到了“日常消费账户”中。
所以团队在初期给产品选择理想且合适的目标定位时,就应该尽量往用户愿意消费的账户上去靠近,给予用户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有一个“合理的借口”,比如:
Gucci、Hermès价格虽然高昂,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消费者愿意买单?一则是美丽魅力账户,二则是虚荣攀比账户的存在。二者一起作用下就会影响人们对这些大牌的倚重和消费行为的产生。还有钻石就是从奢侈品账户转移到了情侣之间的情感投资账户、玫瑰花也是从装饰账户转移到情侣之间的情感投资账户、脑白金从保健品账户转移到了送礼维系关系的情感投资账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