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关注的系统化设计

编辑导语:“关注”是内容性产品的基础,也是其重要的组成方式。基于用户的关注,内容生产者能够第一时间将所更新的内容分发到用户页面中。但关注系统由于设计得不太合理也会存在着一些漏洞。本文就“关注”模块的系统化设计进行了梳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通知|关注的系统化设计
文章插图
关注是内容性产品的基础设施,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用户基于对生产者的关注,来及时了解并消费更新的内容。
但常常由于关注体系设计的不够系统,和这两年被增长黑客毒害后导致的动作变形。
功能设计地数据导向和流于表面,问题严重的甚至会直接把关注生态毁掉。
比如:

  • 关注的用户太多,导致关注流的内容过载;
  • 关注的很随意,导致关注流的内容杂质过多 纯度不够;
  • 垃圾账号骗粉等行为的治理不够有效,导致无效内容的泛滥;
  • 内容更新时通知的不及时,导致使用关注模块的心智没有形成;
  • 关注流内容的使用效率不高,导致消费过程复杂;
  • 强硬的增长打法,导致关注模块在一波流的数据增长后沦为垃圾场。
  • …..
正好最近在实操建设我们产品的关注模块,所以本次就来进行梳理。
一、好的关注体系有哪些衡量标准有衡量标准是必要的,因为你无法衡量就无法管理。
拥有好的衡量标准是必要的,能让你在正确的路上,用正确的方法做事,不会跑偏。
关注模块的关键效率指标是:
  • 关注模块的内容消费时长占比(=关注模块的消费时长/全app的消费时长)
  • 关注模块的渗透率(=关注模块曝光uv/dau)
这两个数据越高,说明用户使用关注模块来消费内容的比例和意愿越强。
但在做这个指标的时候,千万不要直接上增长手段,那会干扰你对它健康度的客观判断,错误地冒进到规模扩张期。
再有关键的结果指标:关注模块的留存率(这个公式就不细说了)。
另外要看的是关注模块的过程指标。
因为你无法直接干预结果指标,只能通过过程指标来找到当下阶段的发力点,并制定产品策略。
1. 基于人的过程指标(1)大盘数据
  • 人均关注数量(=dau的总关注用户数/dau)
  • 关注数量的分布(未登录、关注数为0、关注数1~9、关注数10~19….)
基于以上的数据,你能判断出当前业务,用户的关注关系构建处于什么阶段。
如果无关注关系的用户比例较高,那么你应该主要发力在对新用户的关注关系构建上,做全站的头部达人推荐;
如果是关注用户的比例大都较少,那么就要增大关注构建的场景,甚至可以短期做强插推荐位,还有关注场景的关注效率提升;
如果关注用户的比例大都较高了,那么应该做关注关系的净化和治理,以及内容消费效率的事情。
(2)新增数据
这些数据是用来直接观察关注的增量情况和关系构建场景的分布和效率的。
你可以知道主要的构建场景在哪里,哪里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2. 基于内容的消费过程指标
  • 渗透率(=关注模块曝光uv/dau)
  • 消费率(=关注模块消费uv/关注模块曝光uv)
  • ctr(=关注模块消费pv/关注模块的内容曝光pv)
  • 人均消费时长(=关注模块的消费总时长/关注模块的曝光uv)
这个就是业务的路径漏斗,属于产品经理的基本功,就不再细说了。
做的思路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关注关系的构建和关注流内容的消费。
二、如何构建高质量的关注关系主要可以拆分为:产生关注关系的场景、场景下关系构建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