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出海2023:草莽混战落下帷幕,平台之争燃起硝烟|36氪展望( 四 )


随着腾讯减持Sea超1449万股 , 其市值跌出千亿美元梯队 。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 , 2022年Q1Shopee电商业务营业额同比下降4.4% , Q2亏损持续扩大达到了9.312亿美元 。 经历了疫情带来的飞涨后 , Shopee一改此前靠大力烧钱来扩张全球市场的策略 。 比如在物流基建并不完善的欧洲市场 , 法国站、西班牙站以及波兰站接连关闭 , 宣告了Shopee全面撤出欧洲市场 。
而在Shopee内部 , 降本举措也在大力推行 , 2022年Shopee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三波裁员浪潮 , 共削减岗位超7000个 。 先是员工落地新加坡后突然回撤offer , 再是Sea集团创始人李小东宣布将冻结大多员工今年的工资 , 并降低奖金 , 再有缩减员工差旅费等举措 。
同亚马逊一样 , Shopee也在提高物流费率以及交易佣金 。 2022 年 , Shopee上调东南亚多站点的佣金费、支付费和包邮费率、海外仓佣金等费用 。 比如 , 马来西亚站和菲律宾站 , 交易佣金费率都调至7.42%以上 。 显然 , 狂奔不止的Shopee也亟需一场大刀阔斧的改变来应对持续低迷的消费市场 。

跌落神坛的造富神话 要想看清出海周期 , 还得回溯至3年前——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催化了海外线上消费 。 彼时 , 全球订单都涌向了开始复工的国内工厂 。 供需无限拉高下 , 如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在电商平台上一物难求、炒至天价 。
有卖家对36氪回忆:“只要能拿到货 , 就一定能卖出去 , 多高的价格都能 。 ”一夜暴富的盛况让大量卖家不惜连夜蹲守在工厂外 , 只为能抢到货源 。
一时之间 , 跨境电商的造富神话弥漫了整个市场 , 掘金的机会就在眼前 , 谁也不想错过风口 。 最夸张的时候是2021年4月 , 一场关于跨境电商的演讲 , 让原本4000人容量的会场挤入了1.5万人 , 不得不出动警察维持秩序 。
然而极具戏剧性的是 , 就在这场盛况活动的几天后 , 亚马逊封号潮袭来 , 打了所有出海卖家一个猝不及防 。 不论是靠防疫物资发家 , 还是为流量卡位刷单的卖家 , 几乎无一幸免 , 出海电商一时哀鸿遍野 。 “几千万元的货滞留在海外 , 只能赶紧去线下清库存 。 ”有卖家告诉36氪 。
清库存自此成为行业生死线 , 不管利用线下渠道也罢 , 还是Wish、独立站也好 , 谁能回笼现金谁就能活下来 。 嗅到这个商机的玩家也倾巢出动 , 它们靠着线下清库存、车库换标等方式 , 在这场混乱中也赚到了一笔横财 。
亚马逊的封号余波尚在持续 , 海运价格暴涨的冲击就已接踵而至 。 被供需错配拉大的海运周期曲线来到了运价顶点 , 再叠加堵船、口岸疫情等黑天鹅事件 , 直接让一个集装箱从2000美金翻倍至3w美金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2021年底Paypal监管升级 , 再有Facebook、Google等封号事件 , 都让跨境电商们举步维艰 。 与此同时 , 新的探索也在尝试 , DTC模式、品牌全球化等概念开始席卷出海赛道 , 不论是传统玩家受阻还是新玩法尝试 , 都预示着——当这条掘金的赛道浮出水面时 , 躺着赚钱的时代就已过去 , 出海进入了Hard模式 。
时间来到2022年 , 困局仍在延续 。 如电竞椅等大量囤积的库存仍未倾销 , 甚至拖垮了一部分上游工厂 。 而欧盟也宣布取消 “价值不超过22欧元小额包裹免征进口增值税” 的优惠待遇 , 直接使国内出口欧美商品增加了20%的VAT增值税 , 出海卖家的利润再度被挤压 。
随着海外疫情放开 , 线上需求在被疯狂透支外 , 也面临线下复苏的冲击(典型如大件家具类耐消耗产品) 。 所以除了少量主打户外的品类有增长外 , 跨境电商似乎在一夜之间冷了下来 。 在亚马逊平台上 , 不少卖家明显感知到“越来越难出单了” , 这也意味着 , 如果卖家们还想维持原有的销量 , 至少需要翻倍的流量成本投入 。